一、足的軟化:
早期纏足,就像現代人穿尖頭巫婆鞋,將腳趾紮縛,尖瘦上曲,著鞋時能盡量塞入鞋尖,讓腳和鞋子看起來除了尖瘦動人,還要玲瓏小巧,腳尖還有些上揚的趨勢,這樣的腳掌,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利倉夫人的腳,就隱然有這樣腳趾收攏上翹的趨勢。
纏足是要將腳纏軟,依著腳上緊繃的兩個足弓-橫弓和縱弓纏裹,讓緊繃的足弓變得柔軟,就像體操訓練、關節活動訓練一樣,纏裹的腳掌更加靈活柔軟。 纏腳在纏成一雙會飛舞的小腳,一雙走路時如飄在仙境的小腳,把身體的重心抬高,把腳掌縮到最小,讓踝關節更加靈活,身體重心提高可以靠高底鞋、高跟鞋墊高,但纏足時腳後跟骨企立,腳跟軟組織加厚,將身體重心放得更高,放在一個更容易搖曳飄擺的高度,腳掌縮的更瘦小,走路時與地面摩擦力降低,讓腳掌更像一對飛舞中的支點,配上柔軟靈活的踝關節,這是窅娘行走時如入雲中「迴旋有凌雲之態」的關鍵。
二、足的縮減:
裹腳的目標是在(1)減短腳的長度(2)收縮腳掌的形狀由扁平變成尖圓(3)減少腳掌的寬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只有把腳掌骨骼及軟組織作適當的改變,腳掌長度的減短靠的是腳跟垂直向下,腳弓加深,以及拇指縮短。將跟骨維持在腳掌上翻,跟股軸近乎垂直地面的角度,腳後跟垂直向下不再向後伸展,腳的長度因而減短。腳弓加深靠的是距骨頭向下斜傾,舟狀骨楔形變形向上脫位,及楔狀骨、骰骨楔狀變形,讓蹠骨能向下變成近乎垂直角度,因而大幅縮短腳掌長度。拇指縮短則是因為纏束使足趾血液循環不良,因而趾骨及軟組織萎縮減少造成。腳掌形狀由扁平變成尖圓,靠的是第二趾至小趾向下蜷屈,四、五兩趾蹠骨向下、向內蜷屈,小趾甚至蜷屈至足掌橫縫內。蹠骨蜷屈的同時,蹠掌骨相接形成的腳橫弓,也因纏束壓力而加深,小趾蹠骨近端粗隆向下轉,這都是使得腳掌得以裹瘦的主要原因。
三、足的變形:
纏腳的主要目標是把一雙腳纏成瘦、小、尖、彎合乎標準,為了達到目的須經過多年嚴酷的纏裹過程,幾年下來,一雙腳幾乎從皮膚到肌肉、韌帶關節、骨骼,都有顯著的變化,從外形上看,腳掌縱弓彎度增加,腳心深陷形成穹窿,纏裹較下功的,腳心擠成一線深溝,緊裹時腳跟和腳掌蹠部幾乎密接成縫,裹布解開來可以在腳心縫中塞進去一個銀圓,腳趾蜷屈反折到腳底,結實的踩在腳底下,纏裹的時候腳趾向腳掌內側抄得越厲害,腳掌的寬度會因而裹的越瘦,所以第四、五兩趾都是從蹠掌關節捲彎過來的,拗折下捲的四趾依順序排列在腳掌底下,纏的特別下功夫的可以看到第四趾甚至第三趾趾端觸及腳內緣,甚至末端捱在腳內緣,第五趾捲入腳心深縫中,或甚至連部份第四趾都捲入腳心,腳底只能看到前伸的拇趾和拗折的二、三趾,第四趾和小趾末端則陷入溝縫中,大姆趾纏束成尖形,趾甲因外力壓迫成圓柱狀踡屈,四趾踡屈向下以後,大姆趾向外推靠,由蹠趾關節外展居整個等腰三角形內側緣及尖端,下捲的趾跟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外緣,腳跟則是三角形的底邊,纏好一隻小腳從底面看,基本上是一個三角形的架構,整隻腳因經年纏裹,皮膚白細柔軟,腳背承受腳縱弓及橫弓向下踡彎的張力,由於用力纏裹後腳骨緊貼著皮下的影響,皮膚更薄,連皮下組織及軟組織也明顯萎縮,幾乎是薄皮緊貼著瘦骨,腳掌本來就有一層厚墊,纏裹的時候,腳掌上的組織在腳弓穹窿的保護下反而成為最不受壓力的部份,腳跟部位的軟組織,是纏足時唯一不纏束的部位,腳縱弓縮短,纏足時繞著後跟外緣纏束,迫使軟組織向腳底跟推擠,這種種因素都使腳後跟底軟組織墊較一般為厚,形成一團墊在跟骨下方緩衝的厚厚軟墊,加上裹腳婦女較少行動,所以這層厚墊往往成為極軟的組織,所謂軟若棉絮指的就是這部份,因為沒有張力,皮膚也呈現明顯的皺折,有時連皺折都已形成深深的皺壁,踡彎的腳掌、腳背上是纏弓凸起的部份,掌骨上凸造成腳背上明顯的隆起,整隻腳因為血液循環不良長期壓迫,溫度通常較低,小腳解剖所見軟組織的變化,足背除了皮膚及皮下組織變薄外,連其他的軟組織及骨間軔帶都拉長變薄,相反的足底的骨間軔帶,反而縮短變厚且較強軔,這部份往往形成日後放足時最大的阻礙,足掌筋膜可見到明顯的縮短及萎縮,足掌內部肌肉也是明顯的萎縮甚至形成帶狀纖維,跟部軟組織墊則是明顯增厚。
纏足將腳掌關節拗折鬆動,訓練使得腳掌關節更加靈活,但腳掌部份在拉筋扭折後,往往長年用裹布纏裹,讓關節少活動,多年下來反造成多處關節僵硬,經過長期纏裹以後的小腳腳骨變化有:骨質疏鬆脫鈣、皮質變薄脆弱、足掌關節僵硬、腳踝關節更加靈活,有時腳趾趾骨間關節脫位,掌骨因縱弓弓曲的壓力造成楔狀變形,蹠骨趾骨骨幹萎縮等。
脛骨及腓骨:在脛骨及腓骨下端,常可見到數條代表曾受重大情況諸如營養循環不良使骨骼生長停止的橫紋,脛骨與距骨間所形成的踝關節,是少數幾個活動自如變形較少的足部關節之一,不過因距骨長期處於背翻姿勢,脛骨下端與距骨關節面,亦由平常位置移至較前方近距骨頸部的位置,形成關節。
距骨:距骨圓頭變的扁平,距骨舟狀骨關節面僵硬且向下方傾斜。
跟骨:跟骨近乎垂直與脛骨長軸平行,形成近乎脛骨向下延伸,跟骨後面阿奇里氏腱附著處轉向下形成全身重量荷重的位置,足後跟消失,沒有後跟向後凸出,腳後面最突出的反而是踝關節部位,距骨向後突出,跟骨反而向前微傾形成所謂「蓮折」,或稱做「折足腕」,有些人跟骨體後段萎縮變窄在最遠端掌側,(跟骨直立後變成前側)形成彎狀,帶有鉤刺。跟骨距骨關節正常角度為向前向下傾斜為20度,因跟骨向後下方旋轉,這個關節面變成與地面或踝關節近乎平行的角度。另一方面,跟骨上緣與跟骨距骨關節面間的角度(Bohler” s angle)也由正常的40度增大為60度至80度。
舟狀骨:舟狀骨常向上脫位,僅下半部與距骨形成關節面,上緣的厚度較下緣為厚,形成楔狀變形,其中在較下側的舟狀骨粗隆,也變得前後扁平。
楔狀骨及骰骨:受腳縱弓向下彎曲的影響,下緣厚度壓迫變薄,關節面僵硬退化粗糙,甚至生有骨刺。
蹠骨:各蹠骨及骨幹明顯萎縮變細,兩端膨大疏鬆,關節面粗糙僵硬,僅第一蹠骨骨幹發育較正常,第一蹠趾關節面也仍保持靈活,其餘蹠骨明顯萎縮,長度也大幅縮短,第二趾以下縮短程度愈來愈大,至第五蹠骨甚至縮至僅剩正常一半長度,有時候蹠骨還因纏裹過劇,骨幹出現彎勢。腳掌向下拗折後,蹠骨轉向下,第五蹠骨下轉的角度最大幾乎與地面垂直,第一蹠骨下轉的角度最小,第五蹠骨近端腓側粗隆仍甚發達且向後下方偏轉,在下功夫纏裹的小腳,這部份與跟骨前部緊貼形成腳掌拗折的極限。
趾骨:各趾骨形成兩端骨膨大中間骨幹纖細的啞鈴形,隆起膨大的關節面粗糙僵硬常長有骨刺僅拇趾趾骨骨幹退化較不明顯,關節面也較顯正常,第一、第二近端趾骨明顯的向腓側外展,拇趾近端趾骨同時上屈約30度,第四、五蹠趾關節向後下方脫臼,小趾遠端趾骨常已消失。
裹好的小腳荷重的位置是(1)腳跟跟骨阿奇里氏腱附著處(2)第一蹠骨遠處圓頭(3)反折的第三或第四、五趾趾背。三個點幾乎是在一個直線上或僅構成一個狹窄的三角形面,所以纏腳的婦女要以單足站立當然是很困難的,如果腳纏的較小,第一點和第二點更形接近,整隻腳可以說就僅是單一的一個點,不但單足站立困難,就是雙足站立也不過是兩個點著地,要維持平衡仍有困難,這時候只是靠扶牆摸壁來維持身體平衡,或者是站立時雙足不停左右踩踏來維持一個動作的平衡,這就是為什麼小腳女人往往可以走的很快卻站不住的原因。
四、足的重心:
正常腳掌是以踝關節做為身與足的支點,跟骨體後段為施力臂,使力點位在蹠骨遠端,以小腿肚的肌肉經過阿奇里氏腱施力於跟骨末端。跟骨下轉後與地面垂直形成近乎脛骨向下延伸,阿奇里氏腱遂失去施力臂,加上小腳縱弓處於一個過度向下拗屈的狀態,跟骨後段被肌腱向上拉時,並無法有效將力量傳到蹠骨頭,力量往往只能使腳縱弓向下拗屈程度減低而已,無法使力到前段腳掌上產生正常以腳掌推進式的步伐,這部份肌肉遂只用於維持踝關節姿態平衡而已,長此以往小腿肚的肌肉乃日漸萎縮,小腳婦女行走的方式,幾乎可以說就像一般人以兩腳腳跟著地走路一樣,推進的力量全施在大腿的的肌肉上,靠的是膝關節的的活動,在這種情形下臀部和大腿的肌肉自然相對發達,這部份很幸運的除了我們可以實際看到小腳女人脛瘦臀肥的照片外,有幾位醫學家幫我們實際的紀錄下這個差異數質。
纏足破壞了雙腳的縱弓,除了讓女人無法正常的以腳掌使力走路外,也剝奪了她們跳躍的能力,另一方面而言在腳觸地的剎那,失去了一個柔軟、緩衝的結構,小腳女人以膝關節和大腿肌肉走路,讓人看起來有一種在「跑」的感覺,這一種較費力的走路方式,當然迫使她們無法走太遠的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