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足風俗是歷經幾百年的社會風習演變所造成的,纏成一雙小腳須要忍受痛苦、費時多年,纏成後造成婦女生活上很大的影響及改變,然而為什麼有人願意忍受這些痛苦毅然的裹上腳呢?

一、男女有別: 

    纏足是一種兩性分離式的裝飾,幾乎多數的裝飾都在強調男女分野,讓男女性天生的不同,產生更大的岐異,凸顯女性柔弱的一面,將男女強弱突顯,凸顯男性在外活動、女性在家活動的特性-變成男主外、女主內、男性粗獷強悍、女性細膩柔弱。

    最原始的纏足雛形,不管是來自荒淫的宮廷世家裡面,或是教仿樂妓,原始的目的,不外是藉著纏足雙腳,穿上尖窄弓屈的鞋子跳舞,可以表現出特殊的肢體技巧,這有點類似芭蕾舞的效果,凌空迴旋,如仙如幻,也表現出一種纖細、拘謹的步態,流風所及愈傳愈廣,配合上當時社會文化對婦女的要求,遂成為沛然巨流,這一股社會潮流,主要是現實中對於女性的規範,要求婦女得謹守貞節,男女內外各處,男女異群,婦女須深處閨中,謹守規範,以柔順為正則,在這樣的社會潮流之下,纏足很快的被發現到是推行女教很好的手段,儒學大師朱熹,曾很熱心的推行纏足制度於福建南部,作為傳播漢族文化的工具,而教以男女有別之道,裹腳以後行動不便,處處受到限制,因此成為謹守規範的保證,在男權高漲的時代環境下,成為一夫多妻制最有力的保障措施。 

二、社會規範: 

    千年來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為指標的社會,守節、守紀、成為較宗教更高的標準,所以不須完善的律法也可成就一個穩固的社會。

  當纏足的風氣漸漸傳開以後,剛開始只有富貴家庭不須從事勞動的婦女率先接受這種風俗,很快的纏足反而變成了財富、權勢、榮耀的表徵,為了表示是出自上階層的富貴人家、為使女兒能嫁入豪門,家家戶戶爭相為女兒纏腳,清代台灣有大腳是婢、小腳是娘的說法,李笠翁《閒情偶寄》說:「宜興周相國以千金購一麗人,名為「抱小姐」,因其腳小之至寸步難移,每行必須人抱,是以得名。」腳小至此,真是可悲可憐,但卻是富貴人家爭得的對象,纏足也是官宦世家、淑女必備的美容術,為中下階層少女走入高階層家庭的晉身階,在那個時代娶妻託媒人探聽女方的重點,除了在對方的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一雙腳的大小,只要擁有一雙傲人的小腳,必然成為爭相說媒的對象,在新婚過門的時候,眾親友聚集爭賭的焦點,也是在新娘的一雙小腳,下轎的剎那,要是伸出一對尖生細小的金蓮,立刻換來眾人的讚嘆,要是一雙大黃魚腳,恐怕難免遭人訕笑。 

三、家庭制度:

  中國人將身體的改變、心性的改變、人際關係的改變都認為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教育方式與修行方式,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在身體適當的改變下,能徹底的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容許一夫多妻制,也有人更清楚的定義為一夫一妻多妾制,傳統的婚姻制度一直是默許成功的男人可以擁有數位妻妾,眾多妻妾之間難免會爭寵,為了專房、得寵,只有痛下功夫修飾,纏足提供了一個好的修飾方向,同時纏足後行動不便,也頗有利於控制眾妻妾,減少與他人偷情或逃逸的可能。 

四、審美觀:

  女人的美麗就是財富,是許多女人可以犧牲健康、犧牲行動的不便來換取被人稱讚的美,纏足風俗逐漸形成之後,弱不禁風、楚楚可憐的少女成為男人愛戀的偶像,顫顫危危、扶牆摸壁的姿態,在情人眼裡是一種飄然若仙的感覺,一種隱密的魅力,引人遐思,在這種環境下,審美的標準要求的是纖細柔弱、如弱柳扶風般的體態,唐代以前中國人對女性審美的角度是健碩豐盈的美,是健康活潑的美,在那個時代,許多動人的舞劇,由女性舞者表演,但是時事遷移,到了清代,除了賣解女郎以外,幾乎見不到女性舞者,賣解女郎也多以走索、踢罈等表現一雙纖瘦小腳卻擁有超凡能力的技巧來引人驚嘆,女性無法在運動、舞蹈上表現美感,只有終日從事女紅,巧心設計、美化一雙纖足,我們可以看到為小腳婦女設計的各種足飾,真是極其奢豪、琳瑯滿目,當年提倡解放小腳時,竟然發現腳放了以後,沒有適當的足飾可供大腳的上層女性穿著,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有誰能突破層層規範而解放纏足? 

五、社會地位表徵: 

  綜觀千年的纏足歷史,纏足的風尚主要是在豪門巨富、大家閨秀、及風塵妓戶中最廣為流傳,一般山村農婦、勞動婢女,裹足的比例較少,如有裹足,也常為粗纏略縛,一般家庭要有相當的條件,才能讓少女把腳裹的很小,首先得有人能事事代勞,甚至在纏裹的幾年中,還常須有人扶持,這在一般小康家庭,是不容易做到的,能纏得一雙令人稱羨的小足,代表她的家庭生活優裕,在一個悠閒富裕的家庭裡,同輩聚處,互競足小,成了小腳女人最重要的一種競爭,親朋好友對少女一雙腳的褒貶,在在使得纏足習俗更根深蒂固的落實在一般家庭裡,如果更近一層瞭解當時小腳在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裹腳以後對女性身材的變化,恐怕就更能體會到在長達千年的時間,在一個最強盛的文明古國,會有超過二十億的婦女,把他們的一生與這種綺麗的風俗緊緊的纏繞。

最后修改日期: 2020 年 8 月 8 日

留言

撰写回覆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