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五方镇】0070 石泉 著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转贴) 第十八回 双回缠裹弯创新法 两学子惊艳颜家院(二) 只见品子将脚带在三分之一处对折,对折部位用秀子右足后跟勾住,内侧的脚带要比外侧的脚带长约二倍,脚带从两侧翻到脚面上来,到足尖处汇合、交叉,一端向左下拉,一端向右下拉,两边的力要用匀,足尖就不会向左或向右偏,只能向正中、向下弯,再把脚带两端从足底翻到足跟,在足跟处再交叉,再翻到脚面,再到足尖汇合,如此反复缠裹,直到外侧脚带缠完时,只剩内侧脚带,此时将脚带从足跟绕到脚面上,从四趾外侧裹下去,裹两圈后再从足前部之内侧从脚面绕到足跟外侧,绕过足跟再绕到足背,从四趾外侧裹下去,如此反复缠裹,直至脚带缠完,再用针线固定。此即“双回缠法”。 品子给秀子缠完后,问道:“看明白了没有?”秀子道:“看明白了,就是把脚带从两侧牽拉,足尖既不能向左偏,也不能向右偏,只能向中间、向下弯,脚就裹正了,也裹弯了。”品子道:“这就对了,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缠裹时,在足心部位放一个约一寸厚的布卷,将它裹进去,再加上行走,会加速裹弯的进程。但也要注意不要裹弯太过,裹成鹅头脚未必好看,缠到足背略略有个弯即可,这样又好看,走路又会便当些。” 秀子又问:“何为外侧,何为内侧?”品子道:“大趾侧为内侧,小趾侧为外侧。外侧端的脚带,经足面绕到足尖后,向内、向下拉;内侧端的脚带,经足面绕到足尖后,向外、向下拉;脚带分两路缠裹、经足底交叉,绕过足跟后,仍回原位,即原来在外侧的脚带,仍在外侧,原来在内侧的脚带,仍在内侧。总要记住,总是内侧的脚带要长三分之一,用于最后横向缠裹,这样,既能固定缠弯的脚带,又有助于将小脚儿裹瘦。” 娟子道:“说这么多,若是不看缠裹的实在情形,就难于弄清,经你这么边缠边说,很容易就看明白了。所谓双回缠,就是一条脚带分为两路,左右开弓,同时从两边加力缠裹,逼得大趾向左不能,向右不能,只能从正中向下,小脚儿便裹正了,也裹弯了。以前我们裹弯,是用一条脚带一直缠到底,权且叫它为‘单回缠’吧,这种缠法虽然简单易行,却难免有向里或向外偏斜的毛病,品子的‘双回缠’法,一定是在‘单回缠’基础上做的改进,这样,足尖便再也不能偏斜了,真是个好缠法呢。”曼子也道:“娟子姐说得有理,我回去后也要试试这‘双回缠’法。”秀子对曼子道:“我们这就回去缠罢。”说着,便拉着曼子的手要走。品子道:“急什么!我们姊妹几个好不容易聚在一起,也不好好叙一叙?”娟子道:“还没有拿药呢,我已经找好了方子,等下就吩咐人去前边抓药,很快就会回来的。”原来娟子家不但在街上开有药铺,在家中也设有药房,为的是家里人平时用药方便。秀子道:“有了‘双回缠’法,自然不要压石板了,还要药有何用?”品子问娟子道:“什么方子,让我也瞧瞧。”就从娟子手中接过方子来看,见上面写的是── 乳香三钱 沒药三钱 皮硝三钱 红花三钱 川乌三钱 葳灵仙五钱 新鲜贝麻子一两 用南京皂荚二十条打烂,或用粗肥皂十块亦可。药研细末,一同捣和,如太干则加醋捣,如熟粉团子样,做成薄片,照脚之大小,若鞋面然,共分四块。每足用二块裹之。 凡行此法,必先用新鲜白凤仙花连根带叶,同木瓜三钱共煎汤熏洗,然后上药。 将脚熏洗后,即以前药包裹足上,每足用二块对合,宛如鞋式。外以脚带束定。至一周时去其药,用脚带收小,其脚即软如绵。任凴缠紧,全无痛楚。第一次约收小半寸,过三四日再用此法,如是五次或六次七次,每缠一次用药一服。 足瘦小后,软弱难行,用生明矾一两 紫铜末一两,阴阳水各一大盌煎汤洗,洗后脚硬如旧,虽放去裹足布亦不復大矣。 |
留言